首页

chinese风情艳主调奴视频

时间:2025-05-30 05:09:41 作者:国画大师黄宾虹后人:真迹尽归公有 家中悬挂复制品 浏览量:48828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曹丹)“他说,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能被人读懂。”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厅里,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望着墙上的画作轻声说道。

  作为大师的后人,赵茹理选择在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为观众讲述黄宾虹的艺术人生。

5月22日,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左二)在浙江省博物馆为观众做志愿讲解。曹丹 摄

  “厨房之外,皆可取走。”1955年,黄宾虹逝世后,其夫人宋若婴携子女秉承遗志,将万余件书画藏品悉数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博物馆统一接收、保管。

  如今,这些珍藏构成了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艺术体系”的核心。在近期举办的“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中,160余件(组)经典作品、珍贵画稿和手稿与公众见面。

  “家中悬挂的,只有复制品。”赵茹理说,虽然真迹尽归公有,但外公“守正创新”的艺术精神始终在家族中延续。

  展厅入口处,一张摄于1950年前后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清瘦老者伏案挥毫,银须鹤发,凝神专注。那是黄宾虹晚年居于杭州栖霞岭时的珍贵影像。

  “我就是在这栋老宅里出生长大。”赵茹理回忆道,虽与相差99岁的外公未曾谋面,但她从家人口中得知,晚年外公每日“看山读画”,在西湖畔锤炼笔墨。黄宾虹的画案临窗而设,窗外是苍翠宝石山,案头堆满古籍画稿。

  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的黄宾虹,早年致力科举,不到30岁却毅然放弃功名参加反清革命。“那是他与旧时代的决裂。”赵茹理志愿讲解时,常将外公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生活故事交织,“外公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者”。

4月29日,观众在黄宾虹作品《黄山汤口》前驻足拍摄。曹丹 摄

  黄宾虹擅画山水。他的艺术风格历经三变: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疏淡清逸;中年投身革命,苍厚凝重;晚年提出“道咸画学中兴”,笔墨臻于化境。他将画家功底、文人情怀与救国使命融为一体,既扎根传统又勇于突破。

  尽管总结出“五笔七墨”的创作心得,但黄宾虹生前却未获应有关注。然而,黄宾虹似乎并不在意。

  “他总说,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有人懂。”赵茹理笑道,当年常有乡野老农来家中观画,竟能辨出画中是晨雾还是夜雨,黄宾虹总是欣然赠画——知音不在庙堂,而在民间。

  也如黄宾虹所言,他的画在去世五十年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2017年6月,中国嘉德春拍,黄宾虹92岁绝笔之作《黄山汤口》以3.45亿元成交。

  赵茹理曾是一名老师,退休前,她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汇编成自传——《勾枝点叶》,“外公用画笔‘勾枝点叶’,追求美好的艺术,我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勾枝点叶’,书写自己的人生路”。

  如今她通过志愿讲解,让黄宾虹的艺术精神持续传递。

  “外公用九十多载的光阴,证明了最深的墨终将沉淀为最亮的光。”她这样告诉观众。(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我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读懂这个国家

——双方同意,用好高官级中印尼海上合作技术委员会机制和中印尼海上合作基金,深化在海洋科研环保、航行安全、深海探测、防灾减灾、海上能力建设等领域合作,实施更多有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的海上合作项目。

福建厦门:科学治污,水清滩净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将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纳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通过“告知卡”、“张贴画”、“口袋书”等形式,营造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良好氛围。督促指导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学习培训,结合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组织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作为开展工作的必备技能。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过程中,要及时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指导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整改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判定标准中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受委托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未排查发现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赵乐际分别会见东帝汶总统奥尔塔、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第二十三条 教材经审定后方可出版、发行。教材出版、发行单位必须取得国家出版主管部门批准的教材出版、发行资质。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格按照审定通过的出版稿印刷,并向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中方回应普京涉台表态:高度赞赏

“我来北京好几年,这是第四次租房,但因为房子污损被扣押金还是头一回。”不久前,王先生遭遇了租房纠纷。“一算下来,我的押金不退,我还得倒贴钱。”

人民论坛网评 | 永葆改革者的攻坚劲头

此外,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宫鸣表示,针对这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检察机关积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一体落实“保护、教育、管束”理念,根据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不同,采取相应的惩戒教育措施。对于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不思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该严则严,批准逮捕2.7万人、提起公诉3.9万人。对于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不批捕3.8万人,不起诉4万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